吃一口新晋网红甜品我直呼萨瓦迪卡
这款火起来的绿豆糕有个姑娘般的名字:露楚(Luk Chup),它在眼下的国内甜品界,那可谓是风头无两,一夜之间引无数年轻人竞折腰。
看看大晚上这人头攒动的排队现场,你以为是做核酸?其实是年轻人在摊位前等着买限量露楚。
摊主总共就准备了一个后备箱的量,装着不到一百份的露楚。每份里头有八粒,卖25元左右,但每粒只有拇指大小,吃起来一口一个,分分钟就没了。
现场的露楚,一眨眼儿就被抢光了,排起的长队绵延上百米,却只有前头的幸运儿才能买到。
瞧瞧这俊俏的小模样,这么鲜艳,这么可爱,对小学生来说可能有点幼稚,但对成年人来说刚刚好!
一般来说,露楚会被制作成迷你蔬果的形状,比如辣椒、茄子、草莓、葡萄等等。但是想象力超群的人类怎么可能止步于模仿这些常见食物呢?
想吃榴莲但又怕臭怎么办?一颗榴莲形状的露楚,你值得拥有,连刺儿都是可以吃的哟!
除了变成寿司,变成面包也是可以的,小羊角可颂、小可露丽、小吐司……露楚自从移民到中国,简直被玩出花了。
瞧这一个个栩栩如生的熊猫、小鸡和老虎,不比那些正儿八经的黏土玩具捏得更有神韵吗?
实诚点说,露楚其实就是绿豆泥、椰奶和糖浆的混合物,和一般绿豆糕的成分没差。
没别的,就是漂亮。这精致的小模样,这百变的多种造型,试问哪个吃货不为之痴狂?
甜蜜蜜的豆蓉内馅,口感绵软细腻,再配上润滑Q弹的外层琼脂……除了绿豆沙的清香,还掺杂着淡淡的椰奶香,一口一个,根本停不下来。
虽然现如今在泰国集市上,露楚小可爱随处可见。但最初,这款点心是泰国王室的御用甜品,是节庆典礼上的重要角色。
可可爱爱的露楚,通常是由上级送给下级、长辈买给晚辈的礼物,象征着一种呵护之情和关爱之心。
不过,在一些特殊的日子里,比如泰国传统新年宋干节,小辈也可以送露楚给长辈,表达感激和祝贺。
就这么“一份”露楚,在某橙色网站上就要卖到138元,这还没算上冷链运输的邮费——毕竟人家终究还是短保食物。
但有需求就有市场,自打露楚在国内甜品界打响了第一炮后,各大夜市便纷纷出现了“露楚摊”。
一般都是摊主做好后,在网上发布指定地点、路线,届时和露楚狂热粉们接头,定点开卖。
但当一个中国人想要吃某样东西时,没有什么阻碍是不能克服的——天可补,海可填,南山可移。
制作方法也非常简单:脱皮绿豆浸泡一小时,蒸熟后放糖和椰奶,用锅炒干,把绿豆泥捏成想要的造型,最后再添上色素和琼脂,一粒小小的露楚就做好了。
这颜色,着实有点让人没食欲了;这形状,倒不是认不出,是不好意思认的程度了。
实际上,露楚不仅仅在中国掀起热潮,它在土生土长的泰国,那也是妥妥的顶流。
在他泰,想必任何一个嗜甜男孩/女孩都会忍不住感慨一句:这里真是让人泰泰泰快乐了!
可以说,泰国是一个尤为喜爱甜品的国家。民间街巷到处都是甜品商贩还不够,泰国人还特地建了一座甜点博物馆 Thai Dessert Museum,专门展览泰国甜点的历史和模型。
他泰人民对于甜食的喜爱,可以追溯到600多年前的阿育他亚王朝,那里也是众多泰式甜品的发源地。
在阿育他亚王朝,葡萄牙人古伊玛尔执掌皇宫内务期间,引进了非常多的异域甜点。
当时露楚的原型是葡萄牙的“小杏仁饼”,但因为泰国没有杏仁,所以就把内馅改为了绿豆泥。
除去历史因素,泰国成为如今的甜品大国,还得归功于它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地处东南亚,各色花叶果豆的天然氧吧,可用于甜品的材料粗粗计算便有200多种。
他泰的甜品更是不计其数,芒果糯米饭、椰汁糕、甜蛋丝、西米露、椰香红宝石、榴莲冰淇淋、可丽饼……其中芒果糯米饭和椰香红宝石还入选了CNN世界最佳甜品50强名单。
一是万变不离椰子。管你是椰汁、椰肉、椰浆还是椰奶,只要是泰国甜品,90%的概率会碰上椰子制品。
二是颜色越亮丽越好。泰国人喜欢把食物整得色彩缤纷,不过他们在着色时用的都是来自花草的纯天然色素。
三就是小而精。粗犷不是泰国人的风格,泰式甜品也不同于那些动辄一小块四五十块的西式甜点,它们的价格都比较亲民,露楚在泰国本地也只卖10元一大份。
中国的露楚除了价格上翻了好几番,还少放了很多糖——因为泰国人对把甜度的阈值拉到天花板了,令全世界人民都难以望其项背。
夜市常见的饮品泰奶冰沙,更是以“甜到死掉”为最大卖点。(上流君缓缓打出一个问号)
不过话说回来,除去颜值、口味等因素,露楚能在今夏成为中国甜品界顶流,还离不开精致猪猪男孩、女孩们的按头安利。
现在想去现场体验成了奢望,就只能退而求其次——通过吃一些特色食物来假装在泰国了。
小红书上博主们的诱人试吃、摊主们的盛情邀请、微博上哭天抢地的求而不得,无一不表达了大家对于露楚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