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网友说|年轻人的期待感去哪了
当刷个短视频都能看到专家痛心疾首说年轻人“没存在感”,还有评论区里家长们哀叹“现在的孩子怎么对成家立业不上心”。说真的,这届年轻人真就彻底“躺平”了?那网红店排队的都是谁?演唱会抢票抢到系统崩溃的是谁?还有那半夜三点还在B站看deepseek教程的又是谁?今天咱们就来扒一扒,年轻人的期待感到底是消失了,还是偷偷换了个马甲在蹦迪。
这边专家还在说年轻人“躺平”,那边年轻人自个逛着公园解压,随手下个单,眼也不眨地扔出半个月工资给猫咪买自动铲屎机——这哪是低欲望?分明是把期待从“生存赛道”挪到了“生活体验区”。
小林(化名)是个普通上班族,每天忙碌又平淡。朋友问他:“你连奶茶都不常喝,生活还有啥乐趣?”小林笑笑,从包里掏出一张Livehouse的门票:“这周末,我去看演出。”生活简单点,但快乐不能少。所谓“消费降级”,降的是普通消费的KPI,升的是精神体验的VIP。
日本学者哀叹“低欲望社会”时,国内年轻人却玩出了新花样:一边喊着“爱咋咋地”,一边在《恋与制作人》里给纸片人氪金;嘴上说“上班如渡劫”,私下却把副业玩成“赛博修仙”。这哪是躺平?分明是另辟蹊径,选择了一条新战场。
小时候我们期待春节的新衣服,期待父母的肯定。现在的年轻人不再满足于物质的堆砌,而是追求精神上的满足。就像李洋(化名),一个普通上班族,白天在公司里忙得焦头烂额,可下班后,他却一头扎进了自己的副业——制作手办。他在闲鱼上卖手办,月入过万。他告诉我:“我喜欢这个,虽然累,但很有成就感。”
这就是年轻人的期待,他们希望自己的奋斗是有意义的,能带来实实在在的满足和成长。
而且,年轻人的期待标准也在变高。比如2025年《哪吒2》的上映就刷新了国际票房史,也刷屏了年轻人的社交圈,这是线》、到deepseek,还有横空出世的Manus,“造梦者”也都是年轻人。那些网络平台上最受年轻人关注的热门话题就很实诚:不是不要追,必须真值得。
这一届年轻人的消费观,价格不是惟一的指标,喜欢和需求才是。比如旅游市场复苏,“特种兵旅游”火了,花最少的钱、走遍最多的景,主打一个高效。比如他们嘴里的“社恐”“i人”和“淡人”,有时候可能只是不愿意,没找到合适的话题和对的事情,否则可能一秒钟从“侧卧”变“支楞”。
也许这届年轻人嘴里的“小确幸式期待”看似佛系,实则藏着更清醒的生命力。像“整顿职场”貌似年轻人在跟老板“对着干”,但实际上,这恰恰是他们对公平公正的职场环境的期待。他们拒绝无休止的加班,反对“画饼”式管理,渴望在工作中得到尊重和归属感。这难道不是年轻人期待感的一种“升级”吗?
当“35岁失业危机”和“六个钱包买房”变成现实剧本,年轻人早就练就了“薛定谔的期待”——既怕希望落空时的心绞痛,又怕毫无波澜的空心病。
很多年轻人不再执着“要么卷成CEO,要么躺成咸鱼”的极端选择,反而玩起了“微期待管理”:来场说走就走的“奔县”或者Citywalk算不算期待?你看那些“平替”“比价”的趋势,不是年轻人没期待感,而是他们更聪明了,用最少的钱去追求生活品质的最大化。
他们期待的东西变了,但期待感可没变。要想这届年轻人认可和买单,批评和指责是没有用的,最应该的还是在消费、文旅、职场文化这些方面多用点心,跟年轻人“共了情”“对上眼”才能有“双向奔赴”。
想要把年轻人的期待感“请”回来,不能光靠鸡汤口号,得先迈过那道“预期焦虑坎”。
换句话说,不是年轻人没有期待了,而是他们的期待被隐藏了起来。只要这些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年轻人的期待感自然会回来。比方说新兴行业如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领域的崛起,为年轻人提供了新的就业方向;一些城市推出的共有产权房政策,为年轻人提供了更实惠的购房选择……
来一场年轻人“期待感供给侧改革”。企业要是还拿“狼性文化”PUA年轻人,不如学学胖东来的“下班不用接工作电话”;文旅业知道用“沉浸式汉服夜游”吸引年轻人,其他行业也该明白——得用“情绪价值经济学”重建连接。就像淄博烧烤凭“烟火气”逆袭,年轻人要的期待感,从来都是“真实可触碰的温度”。
把“我走过的桥比你走过的路多”变成“我们一起探索未知”。当社会愿意解除“必须成功”的紧箍咒,多尝试一些有效的“破圈对话”,代际间的理解与包容才有可能实现,那些被折叠的期待自然会舒展成生活的模样。
要记住,年轻人的激情和期待就像火焰,需要被点燃、呵护和引导。只要条件成熟,那熊熊烈火就会燃尽一切阻碍,给社会带来巨大的活力和创造力。
当你以为年轻人“生活按下静音键”,他们其实已经内心活力暗涌,正以独特方式追逐梦想与快乐。
年轻人的激情和期待就像火焰,需要被点燃、呵护和引导。只要条件成熟,那熊熊烈火就会燃尽一切阻碍,给社会带来巨大的活力和创造力。
所谓“消费降级”,降的是普通消费的KPI,升的是精神体验的VIP。年轻人有自己的活法!
#2025新加坡世界泳联世锦赛 中国跳水梦之队首秀就夺金!祝贺!(央视频号:奥运来了)
近期,广东佛山出现一起。基孔肯雅热确诊病例2158例。二者的传播媒介均为花蚊子,目前我省主要面临输入风险,因此预防措施相同,可同防同控,主要策略为防输入,防本地传播,主要措施为防蚊灭蚊。
下乡帮扶人员吃饭打68张白条欠2.8万元,老板讨要5年未果,官方通报:已结清,其他问题查实后将依法处理!签字人:深感惭愧
据极目新闻,7月24日,读者苏女士向记者反映,她的父母原本在周口市商水县袁老乡开餐馆,四五年前县粮食局的工作人员下乡帮扶时经常在餐馆吃饭,打下了68张白条,共计餐费28285元。
老挝军方7月26日发布紧急通报称,老挝军队在老挝占巴色省与泰国乌汶府交界地区“与数名非法越境的柬埔寨武装人员激烈交火”,拘捕10人并缴获武器。#泰柬冲突 #柬埔寨 #老挝 #老柬边境 #泰国
美日握手言和,石破茂的急刹车,挡不住日本经济的下坡路!#掘金计划2025 #国际局势 #石破茂 #日本经济 #国际热点
疑因驱赶野生猕猴,游客与工作人员冲突,黔灵山公园回应:猕猴过量,为保护游客不伤害地驱赶
7月25日晚间,有IP定位在贵州的网友发布了一则争吵视频,称有外地游客见黔灵山公园的环卫工驱赶猴子,便谩骂环卫工。相关视频显示,在一景区道路上,一男子不顾众人阻拦,指着一身着橙色背心的工作人员质问,“我们1600公里过来看猴,你打它?二级保护动物你不知道吗?
高分考生被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误录取:通知短信为“已录取厦门大学”,涉事考生称已有16人决定复读
近日,“高分考生被厦门大学马来分校误录取”的话题登上热搜,引发热议。此前,多名贵州考生在社交平台反映称,因贵州省招生考试志愿填报系统未明确区分“厦门大学”与“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导致自己被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误录取。
据上海评弹团官微讣告,著名弹词演员吴静芝,因病医治无效,于2025年7月22日10时55分在苏州逝世,享年91岁。
有些东西,一旦造出来,就没法回头了。它不是比谁跑得快躲得快,是根本不给你跑和躲的机会。就说高超音速武器吧,速度能超过10马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