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代传承守真味仪征老铺子的百年茶食故事
在仪征市马集镇马集街道的街角,有一间不起眼的老铺子,门头斑驳,却总飘着诱人的甜香。这家“张师傅茶食店”历经百余年,现任老板名叫张长兵,今年58岁。
张师傅茶食店主营京果粉、桃酥、椒盐酥,大(小) 京果等应季食品。以京果粉为例,京果粉是广泛流行于镇江、南京、扬州一带的小吃,可干吃可冲泡,开水一冲,香气扑鼻,香甜可口。
“我太爷那会还是挑着担子走街串巷去卖京果粉呢!”张长兵边说边擦了手上的面粉。他每天凌晨2点就开始工作,磨面、揉面、过油、炒糖……一整套流程行云流水,这一坚守就是一辈子。从百年前的一根扁担,到如今闻名十里八乡的老字号,张家和面的钢盆都磨得雪亮,炒糖的大锅也熏黑了砖墙,唯一没变的是老味道。
15日,记者在张师傅茶食店的工坊里看到了京果粉的制作过程。京果粉的原料包括糯米、面粉、植物油和糖,无食品添加剂,这些材料经过数十道工序加工而成。小京果是把糯米磨成粉,经过揉面、切条、下油锅、上糖等工序制成,再把京果磨成粉就成了京果粉。
张长兵说,他家的茶食制作手艺完全是口传心授,讲究代际传承,到了他这一代是第四代。
京果粉、桃酥、椒盐酥,大(小) 京果、月饼……诸多茶食品类制作技艺,张长兵都能驾驭。以金刚蹄为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卖相要好,品质也非常重要,要求香甜、柔软,让人吃了还想吃。它的主要制作程序一般包括和面、发酵、揉面、擀长条面块、卷面、切块、擀圆等。就这样看似简单的工艺,一般人是很难做好的。
“手工制作的金刚蹄,口感比机器做出来的要好很多,当地很多人特别爱吃我做的金刚蹄。有的客人去外地吃羊肉泡馍也用我做的金刚蹄泡羊肉汤。”张长兵说,金刚蹄通常的吃法是一角一角掰开吃,还可以加上葱花、盐、胡椒等用开水和肉汤泡着吃,别具风味。有新顾客问:“你们家的茶食是素油还是荤油啊?”张长兵说:“必须全是素油,是纯素食,放心吃!”
随着年岁渐长,张长兵总念叨,“手艺最怕断档”。但当他听到正上大学的“00”后儿子张辰说愿意回家学做茶食,他的心就放宽了。
张长兵常对儿子说:“我现在老了,不太会用网络,等你回来一定要开网店,把我们家的好茶食卖得更远。”
“等我毕业,我就回来。我不怕辛苦,父辈们坚守了百年的手艺,我是一定要传承下去的。”张辰说,“高油高糖”的京果粉已不符合现代人的健康饮食理念,将来制作京果粉也要与时俱进,在传统京果粉的基础上,添加奶粉、果蔬粉,加入铁、钙、锌和多种维生素,用木糖醇代替白糖,努力弥补京果粉口味单一、营养单一等不足。“希望京果粉这样的传统茶食,在食品行业的创新改良下,也能像奶茶、咖啡、广式糖水一样走入当代年轻人的生活。”
如今,老街坊们隔几天就要来买桃酥、京果粉;外地来的游客,也愿意买来品尝;还有城里人会开车几十公里来,就为怀念这儿的“老味道”;而一些返乡团聚的游子在离开家乡时,更是会带走满满一箱……
“张师傅茶食店”成了仪征为数不多的,有着真正百年传承历史的茶食品牌。张长兵说,这么多年来,唯一的变化就是减少了油和糖,不变的是按古法手工制作,没有任何添加剂。
“张家一代代的老手艺人,见证了时代的发展和变迁。”马集镇相关负责人说,下一步,马集镇将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作用,搭建传统技艺展示舞台,将张长兵请到活动现场,广泛开展传统美食技艺宣传、展示和传承活动;同时,还将借力新媒体,聚焦茶食制作传统技艺,让传统手工艺搭上“快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