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味三线岁月共品舌尖盛宴
在绵阳市涪城区跃进路 131 号时代天骄广场,一场关于味觉与记忆的盛宴缓缓拉开帷幕。“寻味三线・舌尖盛宴” 三线建设美食征集技能大赛,如同一条时光纽带,串联起往昔峥嵘岁月与今日烟火人间,让三线建设的精神与味道在舌尖上重焕生机。
四月的绵州大地,春光明媚、暖阳洒落,一场镌刻着时代印记的味觉盛宴 ——“寻味三线・舌尖盛宴” 三线建设美食征集技能大赛盛大启幕。此次活动由绵阳市涪城区总工会主办,1958 特色街区联合工会、郭治平 (中式) 烹调技能大师工作室承办,工区街道灵通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多家单位协办。活动自筹备起便凝聚多方力量,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志愿者们走街串巷,深入社区、企业,广泛征集菜谱,历经多轮筛选,最终从数百份投稿中精选出 57 道涵盖热菜、凉菜、小吃、酒水茶饮等丰富种类的特色菜品,为这场美食盛会筑牢根基。
活动当日,各级领导高度重视,纷纷莅临现场,为活动增添庄重氛围。绵阳市涪城区总工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大赛不仅是美食的比拼,更是对三线文化的深度挖掘与传承。在领导们的见证下,活动正式拉开序幕,现场人头攒动,居民群众参与热情高涨,从白发苍苍的老者到朝气蓬勃的孩童,都被这场独特的美食盛宴所吸引,广场上处处洋溢着欢声笑语。
热菜展区香气四溢,57 道参赛菜品中,热菜独占鳌头,达 28 道之多,成为这场盛宴的主力军。跃进路记忆回锅肉承载着华丰周昌友在 204 厂食堂炊事工作的珍贵记忆。三线时期,物资匮乏,一块普通的五花肉,经过简单处理,在铁锅中反复翻炒,搭配着时令蔬菜,便成为建设者们餐桌上的美味。这道菜不仅填饱了肚子,更凝聚着工友间相互扶持的情谊。军工红烧肉色泽红亮,肥而不腻。当年,为了给辛苦劳作的建设者补充能量,食堂师傅们想尽办法,将普通的猪肉精心烹制,让每一口都饱含温暖与力量。建设者辣子鸡香辣过瘾,正如三线建设者们的拼搏精神,热烈而激昂。这些热菜不仅是味觉的享受,更是三线建设者们在艰苦岁月中,用智慧与热情烹饪出的生活赞歌,激励着后人传承那份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豪情壮志。
凉菜展区,14 道凉菜宛如夏日里的清风,为食客带来别样的味觉体验。凉拌番香叶散发着独特的清香,这道菜源自三线建设者就地取材的智慧。在物资短缺的年代,建设者们发现路边的番香叶可以食用,经过简单加工,便成为餐桌上的清爽小菜。青冈凉粉口感爽滑,制作工艺传承至今,它见证了三线人在困境中不断探索、创新的精神。夫妻肺片作为经典凉菜,在三线时期也深受欢迎。它以丰富的食材、独特的调味,展现了三线人对生活品质的追求。这些凉菜不仅为建设者们消解了劳作的疲惫,更体现了三线人在困境中积极乐观、坚韧不拔的品格,成为三线美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11 道小吃类菜品,带着浓浓的市井烟火气,成为活动现场的 “人气担当”。钢炉烧饼外酥里嫩,香气扑鼻。在三线建设时期,它是建设者们早餐的常见选择,那酥脆的口感和麦香,为忙碌的一天注入活力。家属区酸菜包子皮薄馅大,酸香可口,是邻里之间相互分享的美味,传递着浓浓的情谊。备战粮窝窝头看似朴实无华,却承载着三线人艰苦奋斗、居安思危的精神。这些小吃诞生于三线建设者的日常生活,是他们智慧与勤劳的结晶。无论是匆忙的早餐,还是闲暇时的点心,这些小吃都给予建设者们温暖与慰藉。它们不仅是美食,更是三线岁月里温情时光的载体,传递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爱与互助。
4 种酒水茶饮,恰似岁月长河中沉淀的醇厚佳酿。平武红茶汤色红亮,香气浓郁,在三线建设时期,一杯热茶是建设者们休息时的慰藉,舒缓了他们疲惫的身心。青梅酒酸甜可口,承载着建设者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紧张的工作之余,小酌一杯,所有的辛劳都化作了对未来的憧憬。这些饮品见证了建设者们的欢笑与汗水,承载着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它们如同无声的诗人,用独特的韵味讲述着三线建设时期的故事,让人们在品尝中感受那份历久弥新的情怀。
从三线时期的艰苦卓绝到今日居民餐桌上的丰盛美食,幸福指数在一道道佳肴中悄然攀升。曾经,建设者们为了国家的发展,在简陋的条件下努力生活;如今,这些承载着历史记忆的美食,成为了人们幸福生活的见证。这场美食大赛,不仅让三线美食文化得以传承,更让年轻一代了解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感受三线精神的伟大力量。
重点宣传建设者南征北战的英勇事迹及中知网德绵联络站知靑艺术团及其各类文学作品